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辉伦资讯 >> 媒体报道

《杭州日报》:江干区试水引入“独立董事”

发布日期:2017-03-16 浏览量:1397

           有请专业人士为社区集体经济保驾护航

             江干区试水引入“独立董事”

本报讯(记者 毛长久 江干报道组 沈健)“我现在都快成丁桥律师了。”家住下沙的高级律师熊辉伦,每周至少一次,驱车一两个小时赶到丁桥办公。

来丁桥这么勤,是因为他受律师事务所指派有一特殊的法律服务身份:后珠股份经济合作社独立董事。

“每月一到两次的董事会要出席,要签署的每个合同要一一过目,跟一些客户的洽谈磋商也要参加。”对于自己的新角色,熊辉伦有着自己的理解:从专业角度对社区股份制运作进行指导和深度法律服务,有决策的建议权、监督权。“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我在董事会里是有话语权的。”

 前不久,后珠股份经济合作社留用地上开发了一个大的商业项目——德珠商务中心。招商信息发布后,不少客户表达了落户的意向。一家大的公司登门,甚至带来了一份事先起草好的协议。可在仔细看过合同后,熊辉伦发现其中有不少法律陷阱,还有一些条文无法保障股东们的利益。

“这份协议明显一边倒,必须重新改过”。熊辉伦的态度很坚决,送上门的协议也在董事会上被否决掉了。此后,在熊辉伦的参与下,后珠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该公司专业团队经过多次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都能接受的意向协议。“对方只考虑商业利益,我们还要考虑项目的长效性、社会性。”

“现在有熊律师盯着,我们不会再吃哑巴亏了。”杭州后珠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戴志祥还清楚地记得曾有过的惨痛教训。他们早期开发的一个项目,合作伙伴在合同文本上动了手脚,一些合同用词上偷换概念,比如“建筑面积”、“总面积”。“我们5个董事、3个监事,都是普通的村民,哪里具备什么专业知识啊,合同上的漏洞压根没看出来。”因为草草签了这个合同,这个项目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合作双方一度弄得很僵。

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入独立董事,是江干撤村建居工作的现实需要。江干区推进撤村建居工作以来,很多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其中10%留用地的合作开发成为其中的大头。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的把关,一些股份经济合作社付出了代价,失土农民的权益也没有得到保障。根据实际情况,江干区去年开始试点,先后在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入了独立董事。 

格畈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聘请的独立董事是经商多年的沈利民。沈老板很称职,从专业投资人的角度,为格畈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开拓了思路。其中他对留用地的开发项目建设以及发展规划,提过不少中肯意见。最近他还对社区商业用房的合同签订方式提出了诸多建议。

专业人士把关,社区股份制运作更加规范合理,社区集体经济也规避了一定的风险。尝到甜头的戴志祥表示,“最好引入更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包括招商、管理等,这样我们的集体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用不了多久,戴志祥的心愿将成为现实。据江干区农业局农经管理科科长胡水弟介绍,该区考虑明年在一些乡镇推出独立董事团队,由法律、管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将对所辖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全面的专业指导。

本文链接:杭州日报

上一篇: 《浙江法制报》律师服务“三改一拆”解各种难题
下一篇: 《浙江日报》:杭州江干区出“新招”管好农村集体经济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浙江辉伦律师事务所 浙ICP备17007787号 联系电话 :0571—86802735 传真:0571—86802735
建议IE8.0,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技术支持:浙江辉伦律师事务所